{dede:global.cfg_webname/}

检测新闻
当前位置:检测新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一、混凝土强度检测(回弹法)

依据规范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本项目混凝土实体强度检测采用回弹法进行现场抽检,抽检数量满足《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 257-2008技术要求,具体检测方法执行《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技术规程》JTS 239-2015

1、样本及测区要求

 每个样本测区数不应少于5个,相邻两测区的间距不宜大于2m,靠近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测区距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

 测区宜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的混凝土浇筑侧面。

 每个测区宜选在同一构件上且均匀分布。

 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m2并容纳16个测点。

2、回弹检测

 根据混凝土强度合理选择回弹仪,回弹仪使用前在洛式硬度HRC60±2的钢砧上率定合格。标称能量为2.207J的回弹仪适用于(10~60MPa的混凝土,率定值为80±2

 回弹仪使用时的环境温度为(-4~40

 测区表面应为混凝土原浆面,并确保清洁、平整、干燥,无疏松层、浮浆、油垢、粉刷层、蜂窝以及麻面等表观缺陷;

 回弹时,测点在测区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20mm,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0mm;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漏石子上,同一测点只应弹击一次;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检测面,缓慢均匀施压,不宜用力过猛或冲击,准确读数,快速复位;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应估读至1

 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在有代表性的测区上测量碳化深度值,测点数不应少于3个,并分布在不同测区;

 碳化测孔直径约15mm,深度大于碳化深度,孔内的粉末和碎屑应清理干净,不得水洗;

 用浓度为1%~2%的酚酞酒精滴在孔洞内壁的边缘,当碳化与未碳化界限清晰时,再用深度测量工具测量混凝土的碳化深度。测量3次,每次读数应精确到0.25mm,取平均值为一个测点的碳化深度值,并精确到0.5mm。所有测点的碳化值的平均值为该样本每测区的碳化深度值;

 计算测区回弹代表值时,应从测区的16个回弹测点值中剔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取剩余回弹值的平均值作为该测区回弹代表值;

3、混凝土强度代表值

采用标称能量的混凝土回弹仪时,混凝土强度代表值宜按式1-1计算。 

1667981986053

当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大于或等于1.0mm时,应按式5.6-2进行混凝土强度代表值的碳化因素修正,并根据《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技术规程》JTS 239-2015中的值进行混凝土强度代表值的碳化因素修正。

1667982006329


4、混凝土强度推定値

对于本工程来讲,检验批次及单个样本的测区总数均满足不少于10个测区的条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値应按照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1667982043409


          二、化学腐蚀电位检测

检测依据规范《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技术规程》JTS 239-2015进行。

1)检测原理

钢筋腐蚀电位的测试方法为半电池自然电位法,其原理为:位于离子环境中的钢筋可以视为一个电极,锈蚀反应发生后,钢筋电极的电势发生变化,电位值的大小直接反应钢筋锈蚀情况,钢筋电极只具有电池的一般特征,所以被称为半电池。在混凝土表面放置一个电势恒定的参考电极,其与钢筋电极构成一个电池体,就可以通过测定钢筋电极和参考电极之间的相对电势差得到钢筋电极的点位分布情况。在总结电位分布和钢筋锈蚀之间的统计规律后,就可以通过点位测量结果判定钢筋锈蚀情况。

2)检测方法

测区混凝土先用水充分浸润,以减少通路的电阻,但测试时表面不应有液态水存在。

选择待测构件受力较小部位,在合适的位置凿除局部保护层混凝土露出钢筋,为保证导线与钢筋有效连接,钢筋表面应除锈,将仪器的与钢筋连接。

将电极连接到仪器上,打开仪器,将电极放在测点上,观察电位值,待电位值稳定后读取存档。

3)测区布置

 采用约定抽样的原则,样本容量和测区宜根据混凝土结构所处部位及其外观检查的结果确定,每种状况的样本容量不宜少于3个,每个样本的测区数量不宜少于3个。

 在测区上布置测试网络,网格节点为测点,测点纵、横向间距为(100-300mm,当相邻两点的测量值之差超过150mV时,应适当缩小测点间距。测区面积不宜大于5m×5m,其中的测点数不宜少于30个,测点与样本边缘的记录应大于50mm

 检测环境温度应大于0,并应避开各种电磁场的干扰。

 半电池电位法测试应符合《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检测技术规范》(JTS/T 236-2019)的有关规定。

4)结果处理

 按一定比例绘出测区平面图,标出相应位置的测点钢筋锈蚀电位,得到数据阵列;

 绘出电位等值线图,通过数值相等各点或内插各等值点绘出等值线,等值线差值一般为100mV

     三、碳化深度检测

对混凝土碳化深度的检测,执行标准《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JTS 304-2019)的相关规定。

 测点位置选择在不同区域、不同构件具有代表性的部位;

 不同区域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3个构件进行检测,每个构件检测点不少于2个;

 在测点位置钻孔,并清理干净孔内表面粉末,将1%的酚酞乙醇溶液喷在孔壁上,经过30s后测定该点的碳化深度;测定时避开粗骨料颗粒,每个孔测量3个值,取算术平均值为碳化深度测定值;碳化深度测量精确到0.5mm

     四、保护层厚度检测

检测依据规范《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技术规程》(JTS 239-2015)进行。

1)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明确委托方的检测目的和具体要求,并了解以往检测情况;

收集被检测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图纸、设计变更、施工记录和施工验收等资料;

调查被检测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条件、现状缺陷、使用期间的维修和加固情况、用途和荷载变更情况;

向工程相关人员进行调查。

混凝土是否采用带有铁磁性的原材料配制;

被检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品种、牌号、规格、设计钢筋保护层厚度、结构中是否有预留管道、金属预埋件等。

2)测区要求

依据《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JTS 304-2019)要求,每类混凝土构件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

检测面宜为混凝土表面,并应清洁、平整,相同浇筑面上测区间距一般不小于2m

每个样本选取至少一个测区,每个测区至少包含6根钢筋;

当对单个样品进行检测时,单个样本选取至少3个测区;

桩、梁类构件对所抽取构件所有受力主筋进行检测;

选取测点时,避开多层、网格状钢筋交叉点及钢筋接头位置,避开混凝土中预埋设铁件、金属管等铁磁性物质,避开强交变电磁场以及周边较大金属结构;

每根钢筋选取23个测点。

3)检测步骤

检测前,对钢筋保护层厚度测定仪进行预热和调零;

对被测钢筋进行初步定位,判断出箍筋、横筋和纵筋的位置,并在混凝土表面做好标记;

根据保护层厚度设计值,在保护层测定仪上预设保护层厚度测量范围;当钢筋直径已知时,在保护层测定仪上预设钢筋直径;当钢筋直径未知时,采用保护层测定仪默认的钢筋直径;

每测点测试两遍,每次读取保护层厚度测定仪显示的最小值;当设计保护层厚度值小于50mm时,两次重复测量允许偏差为1mm;当设计保护层厚度值不小于50mm时,两次重复测量允许偏差为2mm

4)检测结果的修正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宜对电磁感应原理的保护层测定仪的检测数据进行修正:

设计保护层厚度值大于60mm

钢筋直径未知;

相邻钢筋过密,不满足钢筋最小净间距大于保护层厚度的条件;

钢筋实际根数、位置与设计有较大偏差;

采用具有铁磁性原材料配置混凝土;

饰面层未清除;

    ⑦钢筋以及混凝土材质与校准试件有显著差异。



Copyright © 2002-2017 工程质量检测站专业承接各种 桥梁检测码头检测、港口码头评估等业务,详情可致电叶经理:15021137245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1500543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