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一、桥梁经常检查的 13 个分项
1、外观是否整洁、有无杂草堆积、杂草蔓生。构件表面的涂装层是否完好,有无损坏、老化变色、开裂、起皮、剥落、锈迹。
2、桥面铺装是否完整,有无裂缝、局部坑槽、积水、沉陷、波浪、碎边;混凝土桥面是否有剥离、渗漏、钢筋是否露筋、锈蚀、缝料是否老化、损坏、桥头有无跳车。
3、排水设施是否良好、桥面泄水管是否堵塞和破损。
4、伸缩缝是否堵塞卡死,连接部件有无松动、脱落、局部破损。
5、人行道、缘石、栏杆、扶手、防撞护栏和引道护栏有无撞坏、断裂、松动、错位、断件、剥落、锈蚀等。
6、观察桥梁结构有无异常变形,异常的竖向震动、横向摆动等情况,然后检查各部件的技术状况,知道异常原因。
7、支座是否有明显缺陷,活动支座是否灵活,位移量是否正常。支座的经常检查一般可以每季度一次。
8、桥位区段河床冲淤变化情况 (河床冲刷破坏、河床堵塞) 。
9、基础是否受到冲刷破坏、外漏、悬空、下沉,墩台及基础是否受到生物腐蚀。( 墩身基础冲刷破坏、墩身基础冲刷破坏)。
10、墩台是否受到船只或漂浮物撞击而受损。(墩身受撞击坍塌、墩身受撞击坍塌)。
11、翼墙有无开裂、倾斜、滑移、沉降、风化剥落和异常变形。(翼墙滑移、翼墙开裂)
12、锥坡、护坡、调治构造物有无塌陷、铺砌面有无缺损、勾缝脱落、灌木杂草丛生。(锥坡塌陷、锥坡破损) 。
13、交通信号、标志、标线、照明设施以及桥梁其他附属设施是否完好。(墩身反光标志破损、 限高标志变形) 经常检查尤其需要注意的问题:桥梁支撑结构损坏或失稳、车船的意外碰撞损坏、桥梁墩台基础冲刷损坏、桥面交通安全设施的损坏、立交桥梁是否有危险掉下物。
二、检测前准备工作:资料收集
为确保桥梁现场检测工作的准确性,需要对桥梁进行初步调查,并收集资料,主要有以下内容:
(1)设计资料:包括地质勘察报告、计算书、设计图纸以及 变更设计书和图纸;
(2)竣工资料:包括竣工图、竣工质检及验收文件(含隐藏工程验收记录)、定点观测记录;
(3)养护资料:包括桥梁维修、加固记录和图纸、日常养护定期检查资料;
(4)检测资料:历次检测报告和常规定期检测中提出的建议;
(5)校核桥梁的基本数据,寻找有关基准点。
三、桥梁检查步骤
(1) 顺线路走向到桥位,面向桥梁正面首先拍一张桥面照,然后面向桥梁右侧拍一张桥梁立面照片,桥梁改建后应重新拍照一次,上下游桥梁结构或长度不一致,或起止桩号不一致还要有下游侧立面照片,并标注清楚。
(2) 上0号桥台,从右侧翼墙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检查。
(3) 检查下部结构(墩台身、墩台基础和墩台帽梁),对于桥下净空较大可采用高倍望远镜、人字梯、桥检车等手段进行检测,对于跨河桥利用高倍望远镜及桥检车对墩台身进行检测。
(4) 检查上部结构(上部承重构件、上部一般构件和支座),对于损坏严重或桥梁病害可能对结构承载力产生较大影响的桥梁,除了全面检查外,还要结合无损检测方法对结构性损伤进行加密检测, 对病害原因判断困难的需增加必要的附加检测内容等手段对重点病害进行进一步的检测。
(5) 检查防护工程设置是否合理,构造功能是否正常,构件有无遭受破坏。
(6) 检查河床冲刷是否严重,有没有产生河床变迁,对桥梁结构有没有影响,对于桥下有河床铺砌的桥梁,检查铺砌的损坏状况。
(7) 检查桥面系(桥面铺装、桥面板、伸缩缝、人行道、栏杆和排防水系统)的破损,特别注意沥青混凝土桥面病害和水泥混凝土桥面病害特征的区别,伸缩缝的功能是否有缺陷。
(8)检查交通工程设施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包括视线诱导设施、防眩设施、隔离设施、标志标线等设施。
(9) 在出现各种缺损的部位用油漆等涂料对其范围、日期进行标识 、拍照,用中文对损坏部位和程度加以描述,发现三类以下桥梁和难以判明损坏原因及程度的桥梁,作影像记录,并附病害状况说明。
(10) 对各部件进行评分,提出维修建议和时间。
(11) 检查日常养护情况。
(12) 给出桥梁养护工作建议和桥梁总体技术状况评分。
- 上一篇:既有桥梁与码头检测评估技术的探讨
- 下一篇:房屋安全检测鉴定中钢筋锈蚀的判断与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