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泉州某码头1#泊位(30万吨级原油码头)采用栈桥式布置方案,平面上呈“蝶”型布置,通过引桥与后方护岸及库区相连。泊位长度为485m,由2座靠船墩、6座系缆墩、1座工作平台等组成,码头基础采用圆沉箱结构型式;引桥长约453m,宽为8m(其中管架宽5m),与码头相接的二跨采用大跨度钢结构,基础为圆沉箱重力墩,其余部分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大板,现浇钢筋混凝土墩台,基础海侧为钢管桩,陆侧为嵌岩桩。人行便桥及靠船墩与工作平台之间的联络桥采用大跨度钢结构。
码头总平面布置图
根据该码头的结构检测、水下探摸及变形观测结果,提出以下检测结论和建议。
(1)码头水上混凝土结构外观检查结果:①混凝土板整体现状良好,有部分轻微皮损;②面层整体完好,未见明显损伤;③码头部分钢筋混凝土柱和梁底钢筋锈胀;④引桥墩台和泊位墩台状态良好,无明显破损。
(2)码头附属设施检查结果:护舷整体完好,未见明显破损,极个别护舷缺失;系船柱及系缆钩表面漆膜失效出现锈蚀现象;护轮坎存在局部破损、露筋现象;工作平台的钢结构设施局部存在破损现象。
(3)码头整体位移及变形检测结果:根据现场码头整体状态可知,本次水平位移测量较2017年(委托方提供数据)水平位移X方向变形量在-0.029~ 0.001m之间,Y方向变形量在-0.001~0.014m之间;本次垂直沉降测量较2017年(委托方提供数据)垂直沉降变形量在0.001~0.015m之间,码头的整体位移及变形处于正常范围内,不会对码头的结构安全产生影响,后续进一步加强观测。
(4)码头混凝土性能检测结果:码头各混凝土构件强度现龄期强度推定值均满足设计要求;结构混凝土钢筋锈蚀概率小于50%;各混凝土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均大于85%,满足设计要求;各混凝土构件的碳化深度值在0.5~1.0mm之间;所抽检的各构件混凝土在钢筋保护层50mm深度处的氯离子含量未超过规范给出的临界值,钢筋腐蚀点位检测显示码头各构件钢结构发生锈蚀的概率较小。
(5)前沿水深及冲淤情况检测结果:码头前沿泥面标高满足设计要求,无明显淤积情况。
(6)码头水下检测结果:抛石基床未见明显掏空、冲刷情况。沉箱外观状态良好,垂直度满足设计要求,连接构件缝隙正常、整体稳固性好。
(7)钢引桥外观检测:经过现场对人行钢桥的检测,发现部分钢构件存在锈蚀,涂层起鼓的现象。
(8)钢引桥挠度检测:经过现场对人行钢桥的检测,每跨挠度均在规范限值以内(L/400)。
(9)钢引桥焊缝质量检测:经过现场对人行钢桥焊缝质量进行检测,绝大多数 焊缝质量满足要求,少量存在焊缝缺陷,但不影响正常使用。
(10)按照各项目的最低分类为码头的技术状态分类,码头泊位和附属设施的技术状态均为二类,码头和附属设施以保养和小修为主,保持设施原有的技术状态。
- 上一篇:厂房振动测试,为您提供优质的物理运作环境
- 下一篇:幕墙检测简介